昭乌达肉羊 输出PDF 打印
作者: 张宝财    2012-05-23

昭乌达肉羊为肉毛兼用品种,以产肉为主,无角,体格较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胸部宽而深,背腰平直,四肢结实、相对较长,肌肉丰满,肉用体型明显,呈圆桶型,具有早熟性。被毛同质白色,闭合良好,密度适中,细度均匀2223µm

外貌特征

昭乌达肉羊体格较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胸部宽而深,背部平直,臀部宽广,肌肉丰满,肉用体型明显,公羊、母羊均无角,颈部无皱褶或有12个不明显的皱褶,头部至两眼联线、前肢至腕关节和后肢至飞节均覆盖有细毛。被毛白色,闭合良好,密度适中,细度均匀,22µm为主,有明显的正常弯曲,油汗呈白色或乳白色,腹毛着生呈毛丛结构。羊毛平均自然长度:公羊8.0cm,母羊7.5cm

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速度较快。昭乌达肉羊羔羊初生重:公羔4.5±0.3kg,母羔4.2±0.3kg;羔羊断乳重:公羔25.2±1.3kg,母羔23.0±0.9kg;育成羊体重:公羊72.1±5.2kg;母羊47.6±4.1kg;成年羊体重:公羊95.7±5.7Kg;母羊55.7±3.1Kg。平均日增重: 6月龄公羔羊日增重207.0±27.0g6月龄母羔羊日增重140.3±19.7g

生产性能

昭乌达肉羊母羊平均发情周期为1618天;发情持续期,初产母羊为5~40小时,平均持续期为36.7小时,经产母羊为1155小时,平均持续期为48.6小时;母羊在三个情期内,初产母羊受胎率为92.7%,经产母羊受胎率为98%;不同胎次年龄母羊的繁殖率差异较大,其中初产羊繁殖率为126.4 %,二至三周岁母羊平均繁殖率为137.6 %。昭乌达肉羊性成熟早,在加强补饲情况下,母羊可以实现二年三胎。

昭乌达肉羊在育种过程中还较好地保持和改进了母本改良型细毛羊的产毛性能,表现在毛丛结构闭合更加良好,细度均匀2223µm,产毛量较高,羊毛品质较好,成年母羊平均剪毛量5.1Kg,平均毛长8.5cm,平均净毛率42.6%。昭乌达肉羊产毛性能及羊毛品质。

6月龄公羔屠宰后胴体重为18.9Kg,屠宰率为46.4%,胴体净肉率为76.3%,分别比改良型细毛羊6月龄公羔增加和提高了4.5Kg4.1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12月龄羯羊屠宰后胴体重为35.6Kg,屠宰率为49.8%,胴体净肉率为76.9%,分别比改良型细毛羊12月龄羯羊增加和提高了11.1Kg9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

推广应用

昭乌达肉羊育种以现代遗传育种理论为基础,创新出“群选群育?集中连片?区域推进”的育种模式,成功地在改良型细毛羊基础上,经过利用德国肉用美利奴羊级进杂交、横交固定和选育提高三个阶段,最终培育成体型外貌一致、遗传性能稳定的草原型肉羊新品种。为今后新品培育种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昭乌达肉羊适合我国北方牧区季节性放牧加补饲饲养方式饲养,昭乌达肉羊肉毛兼用、肉用特征明显、胴体肉质好、生长发育快,为我国北方牧区及半农半牧区肉羊业的发展提供了草原型肉羊主导品种。

在昭乌达肉羊育种技术推广工作中,应用了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科学进行选种选配选择培育、羊胚胎移植、羊鲜精液和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等项家畜育种繁殖先进技术,对昭乌达肉羊在草原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环境下的生长发育繁殖规律、饲养管理方式,疫病防治技术立专项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取得了具有推广意义的科研成果。

培育出昭乌达肉羊新品种意义

1、为我国北方牧区及半农半牧区提供了发展草原型肉羊主导品种

2、为牧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相关信息: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文章
Warning: Parameter 1 to modules_html::module2() expected to be a reference, value given in /www/wwwroot/cars.hzau.edu.cn/sheep/includes/Cache/Lite/Function.php on line 92
宀╃緤2.jpg
图片文章
    
海南黑山羊
    
简阳大耳羊
    
大足黑山羊
    
乌骨山羊
    
黔北麻羊
    
槐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