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仁_羊院士 输出PDF 打印
作者: 赵洁    2010-07-06

刘守仁,男,汉族,19343月出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垦科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要贡献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0项。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20世纪50年代,刘守仁毅然放弃内地优越的条件,扎根边疆,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4年的科研实践中,先后育成绵羊新品种2个、新品系9个,使我国绵羊资源品质站在了世界的前端;创建“血亲级进育种”、“品种品系齐育并进”、“三级繁育体系”、“综合特培”、“基因先决育种”等一系列育种新方法,丰富了育种理论和技术;为25个省、自治区输送种羊32万多只,创造经济效益34亿多元,为细毛羊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刘守仁
刘守仁院士

情系边疆培育细毛羊 

刘守仁1955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同年主动要求到新疆工作,至今54年整,历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紫泥皋种羊场技术员、场长,绵羊研究所所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总农艺师(),自治区科协副主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总畜牧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垦科学院院长。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垦科学院名誉院长,自治区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殖分会名誉会长,南京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博士生导师,石河子大学终身教授。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守仁主持的“军垦细毛羊”新品种,引用苏联阿尔泰细毛羊杂交改良当地毛质粗劣的哈萨克土种羊获得成功,在方法上改变了新品种培育必需经过的“杂交—横交固定—提高”三步育种的常规模式,大胆采用亲缘繁育方法,将横交固定安排在杂交阶段同步进行,12年就达到了常规需几十年的工作效果。这一全新的“血亲级进育种法”在他以后的育种中不断取得成功。军垦细毛羊,既引入了父本个体大、毛质细的特点,又保持了母本土种羊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产毛量提高4?5倍。

1968年开始,刘守仁经过15年努力,用澳洲公羊与军垦细毛羊杂交,成功培育“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细毛羊”。该品种生产性能好,羊毛各项品质及指标达到国际优质毛纺原料水平,由于鳞片及皮质层超微结构的改变,使困扰国产羊毛光泽暗淡的难题得到解决。刘守仁在育种技术上不断创新,采取引血改良、封闭育种、二母带一羔、全价饲料喂养等综合技术措施,使育种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改变了传统先育品种、后育品系的做法,率先在育种科研上采用“品种品系齐育并进”的方法,先后育成个体大、产毛量高的A品系和毛质优良的B品系,长毛C品系及无角、多胎品系。

为了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19841989年,刘守仁主持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繁育体系”并取得成就。一是采用强化培育等综合技术措施,使当年羔羊,实现当年配种,把世代间隔从2年缩短为1年;二是在羊毛理化性能研究基础上,以适应毛纺工业应用为目的设定新品系培育目标,达到羊毛质与量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建成适合我国细毛羊产业化的“三级繁育体系”,即一级核心场纯种繁育,二级繁育场优势辐射,三级推广场转化成果,并形成科研、院校及农牧团场三结合的工作体系。短短4年,使40万只细毛羊品质及羊毛工业生产性能大幅度提高,细羊毛产量1988年比1984年增长5倍多,净毛率提高7.5%,毛长平均增加1.28厘米。

让细毛羊走向世界 

1987年,刘守仁主持“北羊南移”国家课题,目的是利用南方山地丘陵的自然资源开辟细毛羊生产新基地。先后在浙江、云南、四川、湖北和江西等地创建种羊场,在试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细毛羊在高温和高湿条件下饲养、繁殖、牧放、管理及疫病防治等一整套技术措施,净毛率和单根纤维均匀度等指标显著提高,专家鉴定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适应当今市场对毛织品轻、薄、冬暖夏凉的高品位要求,1994年刘守仁培育出毛品质更好的 U”系羊,经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100多万头羊导入“U”系羊基因,净毛率提高10%,毛长增加1.2厘米,羊毛单产增加1公斤,毛品质及工业应用水平得到提高。

为提高养羊综合效益,紧跟国内外养羊业的发展变化,20002005年刘守仁主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超细毛羊及肥羔生物工程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三级繁育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基因工程、胚胎工程实验室为技术支撑的“三级科研开发平台”。

在多胎品系育种中,首创绵羊“基因先决育种法”,在国内报道了BMP-IB基因片段是控制中国美利奴羊多胎品系和湖羊高繁殖特性的主效基因;采用FecB位点标记基因诊断技术,成功建立了快速、准确的多胎性状分子标记鉴定方法;自主研制出FecB基因诊断试剂盒,进而研制出绵羊多胎性检测基因芯片,对绵羊多胎性状遗传标记主效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规模检测,成功建立了中国美利奴羊多胎肉用育种核心群。这些新技术在我国绵羊育种中都是首次应用。

在育种核心环节中实施“种羊特培”,使1岁种公羊由45公斤提高到62公斤再提高至86公斤,后代的肉、毛产量随之不断提高;大规模采用子宫角深部输精技术,培育出“中国美利奴羊肉用、超细毛、多胎肉用”3个新品系,成为比从国外直接引进更具多用性、更适应不同生态环境下饲养放牧的绵羊新种质资源。其中肉用品系:体大毛多,具有优秀肉用性能的同时兼有毛用特点,成年母羊平均体重60.0公斤,屠宰率47.32%,羊毛细度64~66支,毛长9.10厘米,肉、毛性能超过世界著名的德美羊标准;超细毛品系:立足工业高支精纺需求,细度100支纱以上,平均毛长8.50±0.90厘米,产毛量4.96±0.89公斤,新疆昭苏地区的超细毛羊不但细度好,而且在饥饿痕和光泽度方面优于澳毛,达世界水平;多胎肉用品系:当年母羊配种产羔率179%,周岁母羊产羔率190.20%,同时兼具肉用和毛用,公羔6月龄、8月龄体重分别比中国美利奴羊提高51.85%和64.56%,母羔提高24.01%和27.19%,产毛量3.47±0.56公斤,细度64?66支。据资料显示,这种集多胎、肉用、毛用三种优秀性能于一体的绵羊资源,在国内外尚属首例。

刘守仁在项目执行期间,建立了4个示范基地,育成肉用品系羊2.0万只、超细毛品系羊12万只、多胎肉用品系羊0.5万只、杂交改良136.2万只,分别推广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垦区、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4个地州,以及吉林、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并协助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大面积推广。截至2006年,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1 607.61万元。

心存高远续写新华章 

1968年以来,刘守仁培育的种羊已向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输送32万余只,创造经济效益34亿多元,他的科研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他主持的课题先后获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4项,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军垦细毛羊》、《羊毛与羊毛品质》、《绵羊学》、《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的育成》等多部专著。作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刘守仁先后指导培养出博士后1名、博士5名、硕士20名、研究员4名、副研究员15名,基本形成了研究应用技术配套、科研人员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

如今,75岁的刘守仁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带领着科研团队,一方面抓好已有绵羊优秀资源的保质和储备,为我国细毛羊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预存潜在的空间;另一方面抓紧生物工程应用的科技攻关,更好更快地培育出肉用羊新品系。同时,积极组织多胎肉用羊推广和兵团300万只多胎肥羔羊生产示范基地的建立,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再立新功。


相关信息:

< 上一篇   下一篇 >
首页
产业政策
科技进展
市场行情
肉羊企业
产业资讯
最新文章
Warning: Parameter 1 to modules_html::module2() expected to be a reference, value given in /www/wwwroot/cars.hzau.edu.cn/sheep/includes/Cache/Lite/Function.php on line 92
绂忔竻楂樺北缇5.jpg
图片文章
    
海南黑山羊
    
简阳大耳羊
    
大足黑山羊
    
乌骨山羊
    
黔北麻羊
    
槐山羊